AI时代的商业重构:从场景革命到意义共生的新逻辑

摘要:当技术迭代进入“刹那涌现”的加速度时代,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构。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在2025年立秋演讲中提出的“哲学生活方式周期”,揭示了AI浪潮下商业创新的核心密码:不再是流量争.

当技术迭代进入“刹那涌现”的加速度时代,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构。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在2025年立秋演讲中提出的“哲学生活方式周期”,揭示了AI浪潮下商业创新的核心密码:不再是流量争夺的零和博弈,而是通过场景定义、连接革命、人机协同与价值共识,构建可持续的商业生态。这种变革不仅重塑着企业的生存法则,更重新定义了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。

0a6e238b-ab6d-4751-9626-b53de44940f2.png

场景:价值创造的核心锚点

在商业竞争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价值深耕”的今天,场景已成为定义商业价值的核心标准。吴声强调,“场景是有时间的空间”,这意味着商业的胜负手不再取决于物理空间的大小,而在于能否在具体场景中设计出有意义的时间价值。三翼鸟的进化历程生动诠释了这一逻辑:从最初的“场景化家电产品”,到“智慧家庭解决方案”,最终升级为“个性化家庭场景定制平台”,其本质是将居住空间转化为“家庭用户更有意义的时间容器”。这种认知迭代让三翼鸟在AI时代建立起智慧家庭的新标准,证明场景创新的深度决定了商业价值的高度。

红星美凯龙的转型同样印证了场景的力量。通过推进家电、家居、家装“三家一体”战略,其将传统家居卖场重构为“AI家生活场景目的地”。2025年推出的“Mega-E智电绿洲”电器馆,不再单纯追求品类齐全,而是通过安全、健康、环保等维度的场景化打磨,让消费者从“购物者”转变为“生活方式体验者”。这种从“卖产品”到“造场景”的跃迁,揭示了新商业逻辑的核心:场景的颗粒度决定了用户价值的密度。

在吴声看来,场景创新的关键在于“舍9取1”的聚焦力。无论是得到的“Get笔记”构建个体知识资产,还是凯叔讲故事以“鸡飞飞”塑造有灵魂的AI陪伴IP,成功的新物种都在证明:在AI重构一切的时代,唯有深耕自身独特的场景禀赋,才能在技术浪潮中站稳脚跟。

连接革命:效率与意义的双重升级

AI技术的普及正在掀起一场“连接革命”,其核心不仅是效率的提升,更是意义密度的重构。吴声指出,“AI不改变连接的逻辑,而是压缩连接的过程、消解摩擦”,这种变革让商业连接从“线性传递”升级为“网状共生”。小红书的实践成为这一逻辑的典型注脚:三分之一的月活用户将其作为“生活搜索引擎”,通过UGC内容实现“信息从滞后检索到当下解决”的转变;二次元群体与助农直播的跨次元协作,则让连接突破圈层壁垒,形成新的价值共振。这种“此刻活”的连接范式,重新定义了商业的时间单位——不再是日活或月活的数字游戏,而是每一次连接能否创造真实的意义。

组织内部的连接变革同样深刻。三只松鼠通过“500多位miniCEO管理8000多个SKU”的去中心化模式,让决策链路缩短至“点到点”的高效状态。这种“听得见炮火的人做决策”的组织设计,借助AI实现数据实时在线、反馈高度敏捷,将连接效率转化为创新动能。而小米在造车领域的突破,本质上是通过组织系统重构,实现消费电子方法论与传统造车知识图谱的高效连接,印证了“有什么样的组织连接,就有什么样的商业成果”。

连接的终极形态是价值共生。星星充电以“智能充电网、场景微电网、虚拟电场运营网”的三网融合战略,在电力交易市场实现“算法调优能源管理”,让每个参与方都能在动态连接中提升效率;分众传媒与支付宝的“碰一碰”合作,则将电梯场景的注意力瞬间转化为消费行为的闭环,让物理空间与数字生活实现无摩擦衔接。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结论:连接的质量,取决于能否在效率与意义之间找到平衡。

人机通感:从功能交互到情感共鸣

当AI从工具进化为“数字伙伴”,人机交互的逻辑正从“功能满足”升级为“认知共振”。吴声将这种进阶定义为“FLOW流畅的人机通感”,其核心是让技术隐入生活,实现“无感却不可或缺”的体验升级。联想“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”的实践颇具代表性:通过AIPC、AI手机、AIoT等终端的智能协同,构建“沉浸态、伴随态、情绪态”的交互场景——既能主动提供恰到好处的服务,又能打破设备孤岛实现无缝衔接,更能从功能层面跃迁至情感陪伴维度。这种“人机交互第一入口”的定位,重新定义了智能终端的价值标准。

物理世界的“算法解码”成为人机通感的另一重要维度。瑞声科技提出的“物理AI”理念,通过“感官有算法,空间可解码”的技术路径,让座舱成为“移动音乐厅”,让机器人拥有灵巧操作的能力。这种将物理空间转化为“可感知操作系统”的创新,让技术真正成为“人的延伸”。追觅科技的进化同样值得关注:从扫地机器人的仿生机械臂破解清洁死角,到空调实现“一人一温”的个性化调节,其通过技术流畅性让智能从“参数”变为“生活必需”,印证了“解决问题的最高境界是无感”的商业智慧。

九牧场景卫浴的转型则展现了人机通感在垂直领域的深度渗透。通过解构卫生间的如厕、洗漱、化妆等细分场景,九牧将传统卫浴升级为“心流之所”,让技术服务于“涤荡身心、焕新自我”的情感需求。这种从“功能单品”到“情绪场景”的跃迁,揭示了AI时代的产品逻辑:技术的终极价值,是让机器懂得生活的温度。

在地与全球:超越现场的叙事张力

在数字化与全球化交织的当下,商业的“在地性”与“全球性”形成了新的平衡逻辑。吴声提出的“HERE超越现场的叙事”,强调线下空间不再是线上的附庸,而是“数字浸润、场景孪生”的价值载体。安踏作品集(ATSV)的门店创新颇具启示:南京东路的“SV-幻巷”以暗黑风格与镜面球鞋墙打造“球鞋宇宙”,上海西岸梦中心的“SV-GateM”通过艺术装置与留白动线营造“漫游感”。这些门店不再是单纯的销售渠道,而是“高饱和的体验现场”与“低流速的社交时间”的融合体,实现了“抵达即入口,漫游即目的”的场景价值。

“在地性”的深度决定了“全球性”的高度。深山集市通过建立非遗纹样数据库,将壮族绣娘的指尖技艺转化为“指尖经济”;海宁干河街的新物种空间则通过“here是这里、here是此时、here是我们”的三重维度,让老字号焕新、新品牌扎根,构建起“根植在地、开放连接”的文化消费生态。这种“物理世界不再滞后于云端”的融合,让地方特色与全球趋势形成共振,印证了“只有高度的local,才有机会global”的商业真理。

IP化运营成为连接在地与全球的关键纽带。中广国际通过“整体赋能、效率提升、统一IP”的战略,让园区品牌与入驻企业形成价值共同体;鸿蒙智行则以操作系统为核心,通过统一标准建立产业共识协议,推动移动智能空间的全球化加速。这种“IP为IP赋能”的生态逻辑,让分散的价值点形成协同网络,为商业的规模化复制与全球化扩张提供了新路径。

自我共识:品牌进化的终极锚点

在信息过载的时代,商业的终极竞争力在于能否建立“自我共识”。吴声将这种共识定义为“EGO我的共识”,即品牌通过独特性与用户形成的意义联盟。毛戈平品牌的长期主义实践为此提供了注解:其以“每个人都是美的”为核心主张,通过光影美学理念与美妆教育体系,构建起“东方美学”的独特生态位。这种不追逐流行、深耕价值的定力,让品牌跨越风格周期,成为高端美妆领域的新物种。

养固健提出的“新平衡主义”则展现了共识构建的另一种路径。通过“三调养+四合理”的日常叙事,其将中华养生文化转化为可实践的生活方式,在技术狂奔的时代呼应了人们对身心平衡的渴望。这种“价值共识穿越周期”的逻辑,让品牌与用户形成情感共鸣,构建起超越交易的长期关系。

南极人的转型与荣耀的战略升级同样印证了自我共识的重要性。南极人通过“打造国民生活新基本款”的定位,将极致性价比与审美价值融合,成为“国货真香”的代表;荣耀则以“一毫米、一步不退、一小时、一辈子”的品牌主张,在技术创新中注入人文温度,构建起“AI原生生活方式”的价值共识。这些案例共同证明:品牌的生命力,取决于能否在变化中坚守独特价值,在共鸣中扩大共识圈层。

当AI技术重构商业的每一个环节,吴声的“新物种爆炸”理论揭示了一个清晰的趋势:商业竞争已从“资源争夺”转向“意义创造”。从场景定义价值、连接升级效率,到人机协同共生、在地融合全球,再到自我共识构建,这些逻辑共同构成了AI时代的商业操作系统。对于企业而言,唯有理解“刹那涌现”的技术本质,把握“哲学生活方式”的价值转向,才能在变革中找到自己的坐标,从“生存”走向“共生”,从“迭代”走向“进化”。正如商业的终极命题从来不是打败对手,而是与时代、用户、技术共同生长,在重构中创造更有意义的未来。

联系我们

全国服务热线:158 1860 6369
公司邮箱:2163002804@qq.com

关注我们

微信扫码

Copyright © 2020-2025 蓝雪智创(深圳)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|粤ICP备2025404049-1号 技术支持:创发C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