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 “世界铜王” 到失信老赖:正威集团 189 亿债务背后,重蹈恒大覆辙的豪赌悲歌
摘要:曾被冠以“世界铜王”称号的王文银,如今正和妻子一起出现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上,执行标的超5000万元。这个从400元起家缔造千亿帝国的安徽商人,其创立的正威国际集团已累计被执行超189亿元,正一步步重蹈.
曾被冠以“世界铜王”称号的王文银,如今正和妻子一起出现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上,执行标的超5000万元。这个从400元起家缔造千亿帝国的安徽商人,其创立的正威国际集团已累计被执行超189亿元,正一步步重蹈恒大覆辙,成为又一个商业神话崩塌的样本。
一、传奇发家:23年筑千亿帝国,靠“豪赌”登顶
王文银的创业故事曾是商界励志范本。30多年前,他揣着400元积蓄和大学文凭孤身闯深圳,初到便被骗得只剩10元,一度露宿街头。靠着仓库管理员的起点,他凭勤奋与敏锐一年内连升7级至老板助理,仅用2年就积累500万财富,1995年创立携威实业(正威集团前身),开启“铜业帝国”征程。
他的发家密码可用一个“赌”字概括——擅长逆周期操作,且敢押上全部身家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,多数企业收缩自保,王文银却借钱抄底,危机后首战告捷;2003年矿价低迷期,他倾尽公司现金拿下云南、江西多座铜矿,一年后铜价暴涨8倍,让他赚得盆满钵满;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,他再次逆势出手收购大量矿场和铜料,狂赚上百亿。
这种“豪赌式扩张”让正威规模飙升:2009年营收刚破百亿,2012年就跃升至1280亿,2020年突破6000亿,2021年以7227.54亿营收超越华为,成为广东第一大民企。王文银更宣称掌握全球4%的铜储量,全球20多座矿山估值超10万亿,“世界铜王”名号响彻商界。
二、致命豪赌:千亿押注恒大,成压垮帝国的稻草
与恒大的深度捆绑,成为正威由盛转衰的关键。2017年恒大总部迁深后,许家印第一时间拜访王文银,两人迅速“惺惺相惜”。王文银当场为许家印题字“非常之人”,还赠藏头诗盛赞其“卓越且伟大”,随后便开启对恒大的“豪赌式投资”。
2017年首投50亿只是开始,2020年他以战投形式追加863亿,2023年又通过间接持股公司投入5亿美元,四五年间累计向恒大输血超1300亿元——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他对外公布的1200亿总资产,相当于押上全部身家。
然而房地产泡沫破裂让恒大轰然倒塌,许家印被捕,王文银的千亿投资血本无归。这根“稻草”彻底压垮了正威:2023年4月,年营收超7000亿的正威因1.03亿债务被中建八局申请执行,虽5个月后称“误会已结清”,但王文银已频繁出现在法院执行公告中。截至2025年5月,正威累计被执行超189亿元,被执行人信息达70余条。
三、神话疑点:高营收低利润的“纸面帝国”?
正威的崩塌早有伏笔,其财务数据的反常一直备受质疑。2021年营收7227亿的“巨无霸”,净利润仅134亿,利润率仅2%,远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。更令人费解的是,作为世界500强企业,有离职员工爆料“部分员工按深圳最低工资标准签合同”,与千亿规模极不相称。
王文银宣称的“10万亿矿山资产”也充满谜团。业内极少有人见过这些分布全球的矿山细节,其实际储量、开采进度、变现能力始终成谜,被戏称“含铜量不如故事量”。这种“纸面繁荣”在资金链断裂后迅速暴露——当债务集中爆发,所谓的“万亿资产”竟难以变现偿债。
四、覆辙之鉴:从恒大到正威,安徽商人的相似宿命
王文银与许家印的轨迹惊人相似:同为安徽出身,都在深圳缔造商业神话,都信奉“规模为王”的豪赌逻辑,最终都因过度扩张和投资失误崩塌。许家印曾靠“高杠杆拿地”登顶中国首富,最终负债2.4万亿;王文银靠“逆周期赌矿”成“铜王”,如今连5000万都无力偿还,夫妻双双成“老赖”被限制高消费。
这场兴衰给中国企业家敲响警钟:商业不是赌场,“豪赌”或许能赢一时,却难敌周期规律;规模不等于实力,盲目扩张只会积累风险;可持续发展远比短期爆发重要,回归产品、利润、风控的商业本质,才是基业长青的正道。
从“一天赚20亿”的吹嘘到189亿债务压身,王文银用3年时间走完了从巅峰到谷底的路。正威的坠落,不仅是又一个商业帝国的崩塌,更是对“赌徒式经营”的沉痛否定——当潮水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