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走200亿,干倒8000名富豪,“广东第一民企”竟是惊天骗局?

摘要:你敢信吗?1989年,一个才18岁的大学生,居然拿着60万元下场炒股!那可不是小数目,放在当年,普通人得干几十年才能挣到这点钱。可这个年轻人就是这么牛,几年时间,股市赚一波,楼市赶一波,连大宗商品都没.

你敢信吗?1989年,一个才18岁的大学生,居然拿着60万元下场炒股!

那可不是小数目,放在当年,普通人得干几十年才能挣到这点钱。

可这个年轻人就是这么牛,几年时间,股市赚一波,楼市赶一波,连大宗商品都没放过,硬是一路杀进了世界500强的掌门位置。

但故事没有就此收尾,最后,他栽在了一场200亿的信托骗局上,一步走错,锒铛入狱。

这不是电影,而是真实发生在张劲身上的事,一场关于财富、野心和人性的真实大戏。

上世纪80年代末,中国的证券市场刚刚起步,还像是一片没人真正搞懂的新大陆。

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,很多人都闻到了赚钱的机会,张劲一家也不例外。

那时候他还是深圳大学金融系的学生,一听说学校组织去“炒股”当社会实践,他立马跑回家,说服家人拿出60万元去买内部股。

那会儿的60万可真不是小数,等于普通人几十的工资,张劲这胆子也真是够大的。

到了第二年,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陆续成立,张劲手里的部分内部股成功上市,他也顺势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。

这一下他彻底上头了,觉得这条路走得通,就一头扎进了证券市场。

后来他入股了深圳的一家创业投资公司,结果不仅资产翻了几番,这家公司还成了他创立“君华集团”的起点,算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本土风投。

几年间他投了两三百家企业,有六七十家成功上市,眼光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。

随着福利分房制度退出,房地产开始起飞。

张劲又嗅到了机会,1997年干脆自己创立了君华集团:也就是雪松控股的前身,把方向一转,杀进房地产。

当时广州南湖有个爛尾楼,大家都避之不及,他却觉得这是个宝,果断接手开发。

结果打造出“江南世家”别墅项目,成了广州高端别墅盘的开创者之一,也让君华集团一跃成了当地有名的开发商,还躲过了97年的金融风暴。

十多年后,君华变身成雪松控股,开始疯狂扩张,什么金融、有色金属、汽车销售、大宗商品贸易,样样都涉足。

2019年更是风头一时无两,营收高达2851亿,杀进了世界500强。

张劲身家也飙到400亿,登上胡润富豪榜,左手是上市公司,右手是信托牌照,还有遍布全国的大宗商品网络:可以说是风光无限的商业巨头。

可谁能想到,在这片辉煌背后,其实已经埋下了危机的种子……

“广东第一民企”竟是惊天骗局?

到了2021年,一些买了雪松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开始感觉不太对劲了。

原本该兑付的收益迟迟不到账,很多人一开始还觉得,可能只是资金周转出了点小问题,忍忍就好了。

到了2022年,事情就明显变味了:广州雪松总部门口几乎天天都有人维权,投资者拉横幅、喊口号,就为了讨回自己的血汗钱。

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,怕不是摊上大事了。

2022年2月16日,《证券时报》刊出了一篇调查报道,报道揭露,自2020年起,雪松控股旗下的广东圆方私募基金,打着“供应链金融”的旗号,搞了一套看似高大上的理财产品。

实际上呢?底层资产居然是伪造的“应收账款”!这些产品在各种所谓的“金融资产交易平台”上公开发售,其中还有不少是“伪金交所”,根本不合规。

听起来收益很诱人:年化8%到9%,但这些所谓的账款根本就没有真实贸易支撑,连付款方都说压根不知道这事儿。

为了让投资人信以为真,雪松还搞了63家关联公司,包装成央企、国企的样子,做戏做到家,骗术可以说是层层叠叠。

这350多个理财产品,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庞大又精密的资金盘,最后把8000多个投资者都困在里面,进退两难。

卷走200亿,干倒8000名富豪

随着调查一步步深入,雪松控股的“套路”也逐渐浮出水面——说白了,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。

他们用后来投资者的钱,来给前面的投资者付利息,表面上看起来收益稳定、靠谱,其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,一边继续包装理财产品的光鲜外壳,一边疯狂吸引新韭菜接盘,窟窿也越补越大。

2021年明知道已经出问题了,雪松理财部门却像打了鸡血一样继续“卖产品”,投资者一看产品还在发,而且号称有“政府背书”,就更信了。

谁能想到,自己投的钱早就被挪去填之前的坑了。

庭审时曝光的内容更让人不敢相信:张劲的小金库里竟然藏了84亿!

这些钱没拿来给投资者兑付,反而用来买艺术品、买国外的房子,甚至通过地下钱庄转到瑞士。

公司的高管们月薪动不动就12万,而投资人呢?有些人投了500万,最后只能拿回15万,也就是3%兑付率。

雪松早在暴雷之前,就把公司里值钱的资产都拿去抵押给银行了。

等真的出事了,金融机构优先拿回本金,普通投资者连汤都喝不上,只能干瞪眼看着200亿的大窟窿越补越深……

说到雪松控股的老板张劲,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挺“传奇”的。

他当年是深圳大学金融系的学生,跟马化腾还是校友,后来又拿了香港理工的硕士学位,1997年,他创办了君华集团,生意做得风生水起,一路高歌猛进。

到了2015年,张劲的野心越来越大,直接放出豪言:公司要做到“万亿销售额、万亿资产、万亿市值”,目标一个比一个吓人。

为了实现这个“大饼”,雪松直接砸下200亿去收购信托牌照,还控股了金融交易所,一副要拼命扩张的架势。

不可否认,他在商场上确实干过一些漂亮仗,投资眼光也挺毒的,投中了不少后来上市的企业。

但可能正是因为太顺了,张劲在追逐财富的路上慢慢迷失了方向。

一步一步,越走越偏,最后甚至跨过了法律的红线。

2023年5月7日,广州警方正式通报:雪松控股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,张劲和其他18人被刑事拘留。

曾经呼风唤雨的企业家,如今却成了阶下囚,命运的转折,也不过这几年。

这8000多个投资人,大多数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。

有的把爸妈的养老钱投进去了,有的拿出孩子上学的积蓄,谁不是想着理理财、赚点收益、让日子好过点?结果别说赚钱,连本金都没了,血本无归。

从一开始发现理财产品兑付有问题,他们就开始维权的漫长旅程了。

有人跑去雪松总部大楼讨说法,有人试着跟公司沟通,可每次不是被敷衍就是被推诿,有时甚至被直接甩一句“协议无效”就打发了。

这些人没法安心生活,每天四处奔波,给监管部门写信、打电话、递材料,就想把这点血汗钱追回来。

雪松控股的这场惊天骗局,真是给大家好好上了一课。以后投资,不能光看表面风光、听人忽悠,说啥高回报、高收益就冲进去。

钱是自己辛苦攒的,一不留神就全打水漂了,真的得防着点。

(来源:证券时报)

联系我们

全国服务热线:158 1860 6369
公司邮箱:2163002804@qq.com

关注我们

微信扫码

Copyright © 2020-2025 蓝雪智创(深圳)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|粤ICP备2025404049-1号 技术支持:创发CMS